翻箱倒櫃,找出三十年前一本「金石文化廣場」月刊──1988年初出版的《出版情報》,打開雜誌第一篇,就是〈出版人大家談〉,舊的一土城火鍋推薦 平價年過去,新的一年即將來臨,《出版情報》主編陳斌,希望大家發表一些感想。



七位受邀人士,分別為皇冠出版社的平鑫濤,民生報前文教記者、大呂出版社發行人鐘麗慧,漢光文化公司的宋定西,希代書版公司發行人朱寶龍,玉山社發行人魏淑貞,上旗出版社發行人陳照旗,我也列台中肉乾推薦台北火鍋推薦 平價>2018過年禮盒排行榜名其中。1987年,「股市狂飆,大家樂瘋狂」,陳照旗說:「出版市場也很熱鬧, 但總體來講還說不上有何足堪驕傲的成績,就非文學類書籍來說,屬國人創作的作品實在少得可憐……」

漫畫大賣 錄音書蔚成風潮宋定西說得更透徹:「中國人深切瞭解文化輸入的重要……對於文化輸出則向來不太經心,我認為臺灣還只是淮南的一片沃土,而出版業者多在扮演植橘為枳的角色!這個趨勢如果不盡快扭轉,我們所有的文化養分都得在外國樹苗的茁壯過程中耗盡,而臺灣將呈現一片外國文化殖民地的色彩。」鐘麗慧更道出了1987年出版市場的兩大趨勢之變──漫畫書橫掃書市,以及錄音書蔚成風潮;前者,使得蔡志忠的《莊子說》、《孔子說》、《老子說》漫畫本本皆成暢銷書,蔡是1987年最大的贏家;後者,讓作家林清玄冒了出來,他的「菩提十書」透過圓神出版社曹又方的精心策畫,成為最暢銷的錄音書。新人輩出 日推理小說當紅朱寶龍觀察1987年的書市,他發現了幾項熱門現象,其一是日本推理小說蔚為風潮,西村京太郎、赤川次郎……一夕之間在臺聲名大噪,而大眾文學方面,渡邊淳一的《化身》引起轟動,得直木獎的山田詠美也出盡風頭。其次是大陸文學大行其道,《棋王.樹王.孩子王》(阿城)和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》(張賢亮)等書,都是排行榜上的常勝軍。朱寶龍說1987年還有一股最重要的風潮,就是新人作家輩出,這些六○年代出生的新作家,成長經驗與前一代完全不同,文風反應出八○年代的社會變遷與社會節奏。出版蓬勃 令人喜也讓人憂當時已成立35年的皇冠出版社發行人平鑫濤,也感受到1987年急速蛻變的社會,文化層面將有大幅拓展,他是出版界的經營之神,也是精算師,所以皇冠是出版界永遠的勝利者,他早年手上有畢珍、瓊瑤、三毛,後有於梨華、高陽、張愛玲,接著是出不完的《哈利波特》系列……但老平永遠有危機意識,面對1987年新社會挑戰,他很慶幸自己「適逢其時」:「我們準備好了,請拭目以待!」魏淑貞一方面為1987年的出版蓬勃感到興奮,但也有點惶惶不安,她開始把逛書店視為畏途,她不禁要問:為什麼新的出版社成長如此迅速,內容雷同的新書為何如此之多,是否出版業還殘留著互相抄襲之風?而我自己又寫了什麼呢?我的短文有一個小小的題目〈加法的另一面〉:報紙增張,雜誌不停的創刊,書籍、特別是文學書的出版,應該如何調整腳步?科技、新知的書,愈多愈好,因為它們的壽命短暫,不快出版,就會死亡。文學書籍剛好相反。冷門書,至少要讓圈內人豎起大拇指,熱門書,在市場上無法活它三年五載,不出也罷!有些以故事、情節取勝者,發表即是完成。不一定寫成「字」就非變成「書」不可。書籍如果希望繼續讓人尊敬,做為守球門的編輯人員必須負起責任。太隨便的製作一本書,最後只讓我們覺得「這是個印刷品的世界!」當有一天朋友任意丟擲你送給他的書,一如丟擲信箱裡的「垃圾印刷品」,你的內心不會隱隱作痛嗎?出版事業,不應永遠只學加法,偶爾也該學學減法。我自己一直奉行減法原則,42年來,爾雅每年出書20種,全社編制從創社時的三人到最榮盛年代的八人,爾雅始終未擴大,和我同時期成立的出版同仁,大多數都已成「文化集團」──人數甚至多達四、五百人,減少減少再減少,也都在30人以上,但無論如何縮減,就是抵抗不了出版市場的快速消退,原來,我們面對的是一個「手機為王」的時代,「給我手機,其餘免談」。(本文摘自《回到八○年代》,爾雅出版)(中國時報)

南投 燒烤




3309343D85CAF338
arrow
arrow

    胡夢屏涯溪突塘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